贺增良:铁锤抡得叮当响 铸造农具赶春忙

发布于:2020-02-27 13:09   来源:陕西网   作者:郑志财 崔登明

陕西网讯(通讯员 郑志财 记者  崔登明)2月19日清晨,“叮当叮当、叮当叮当......”一阵阵铁锤敲击声突然打破了因疫情防控被封锁数日寂静的丹凤县商镇老街道。怀着好奇心理,我顺着叮当声寻觅到商镇西街一个陈设简陋的铁匠铺,原来这声音是从一名铁匠正在轮挥着铁锤锻造被烧红的毛铁胚子发出来的敲击声。

经打听,这铁匠叫贺增良,人们称其老贺,叫起来亲切些,其实更重要的是他工龄较长,年龄55岁,工龄已40余年,祖传手艺。

微信图片_20200222101921

老贺见我来访,便饶有兴趣地边干活边攀谈。他,十几岁就跟随父亲学打铁,打铁一般需要3个人轮换使锤,那时学打铁是为了帮父亲在农业社干活养家糊口。结婚成家后,为了生计,他决定把父亲教给的手艺延续下去,依靠打铁,铸造铁艺农具的收入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于是,他在自己家门口搭建了一个简陋的铁匠铺。后来,又在原有的陈设基础上,购置了现代化机械“空气锤”,这样节省了很多人力,自己常年一人基本上就可以撑起这个铺子。

老贺的打铁手艺精湛,产品结实耐久,钢性强,火候到位。打出的产品基本上以农具为主:分别是:虎牙䦆、钢板䦆、长把䦆、铲子、勾锄、扬铣、火钳、斧头等。一般虎牙䦆、钢板䦆、铁耙、斧头、价位30至40元之间,小点的火钳、勾锄大约也就是20元上下。他生产的产品每逢赶集之日,商镇、龙驹、棣花等市场五金店均有客户上门批发采购。

微信图片_20200222101910

老贺在父亲传授的基础上,自己也在逐渐琢磨创新。比如,小勾锄原来都是铁头木把,菜地里使用起来比较碍手,种菜锄草时,容易伤到菜叶和花根。为使用方便,他仔细琢磨,反复研究,在看古代冷兵器战争影视时,他深受启发,就把勾锄进行连体铸造,一具多用。铸造成一头是勾,一头是铲。就这样,人们在菜地使用起来既能除草又能勾土,也不再伤及农作物和花卉等,一举两得,深受当地客户的青睐。

在接下来的聊天中,我熟知了他的工作规律。一般夏季只干半天活,秋冬季全天,一年下来能赚差不多四五万。老贺说,除锻造新产品外,还可以帮助客户加工损耗的旧器具。一部分原料需要到钢材店采购,另一部分来源工地的下脚料,废弃利用。他说自己挣的是手艺钱。这些年,虽然没攒下多少钱,但足够一家人的生活。另外,自己的这门手艺,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学,但听说国家有关部门,将会把打铁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列。你边上坐,我趁着这会火旺早点把手边几家定好的活干完,人家过两天春耕要急着用呢!

微信图片_20200222101933

问及别人都在休息,他为什么早早开始打铁时,他笑着回答说:“这段时间,有好多人给我打电话,说家里农具用不成了,只盼疫情早日结束,春耕不等人。我希望到时候能有产品可卖,多挣些钱,也不误农民春耕生产啊!我的铁匠铺在自己家门口,又不和外人接触,戴好口罩做好防护干活,这样岂不是防疫生产两不误嘛!”

我仔细地端详了,眼前这名黑黝黝的铁艺人,朴实的话语,令人感到一丝暖意。

微信图片_20200222110732

“叮当叮当,叮当叮当...”看着铁匠老贺满怀信心的样子,听着他那有节奏的抡锤敲击声,我油然而生一种敬意。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又回荡在我耳边:“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祝愿铁匠老贺以后的幸福生活伴随着铁锤叮当声源远流长。

责任编辑:刘娅文